图/天能控股3月3日,电池网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围绕能源革命,计划提交5件建议,内容涉及新型锂离子电池、储能和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能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以及“链主”企业
图/天能控股
3月3日,电池网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围绕能源革命,计划提交5件建议,内容涉及新型锂离子电池、储能和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能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以及“链主”企业的培育。
关于推动锂电池最优化应用,鼓励各类电池技术平行发展的建议
锂电作为二次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力、储能、消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锂电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局限性与阻力,主要体现在:锂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价格仍旧处于高位,供给开始出现过剩;锂电池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建议:建立锂离子电池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推动锂离子电池应用最优化发展;从政策、舆论等各方面为各类技术路线创造平行发展的应用条件和氛围;鼓励发展安全性高、性能更好的新型动力电池,给予稳定的创新条件。
关于推进氢能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加速实现全面市场化的建议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在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氢能市场分割严重,科研人才紧缺,燃料电池成本较高,燃电车辆使用费高,加氢站有潜在风险等问题。
只有全面扩大氢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范围,丰富应用场景,完善基础设施及法规政策,形成规模优势,才能有效降低氢燃料电池整体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专业人才,推动全产业链成长。具体建议包括:落实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地方出台应用补贴,出台强有力的氢气补贴,建立人才培训和评价机制,建立加氢站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以及规范涉氢应急防范和处置流程。
关于加快解决新型储能瓶颈问题,深化能源变革的建议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伴随着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配置不够均衡、政策不够明确、收益来源单一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如在建及建成的储能项目中,发电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多,电网侧、用电侧的共享储能项目少;国家尚未出台用户侧储能的系统接入审批、验收规范等,地方行业主管单位审批无据可依,致使用户侧储能项目支持政策各地差异较大等。
为了更好推进储能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多目标平衡,完善新型储能政策机制。国家尽快出台用户侧储能接入、验收管理实施细则,鼓励分布式发电企业与周边用户按照细则规定直接交易,破除“隔墙售电”玻璃墙等。
二、多维度降本,提升新型储能项目收益。建议中大型储能项目的能耗指标根据全国各地实际采取省域统筹,不纳入地方能耗指标,提升储能安装用户用能权,如有序用电期间优先用电等。
三、多渠道保供,丰富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建议在规模化发展新型储能设施时,应系统考虑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更具经济型、安全性的铅炭电池,打造更加安全高效低碳的储能电站。
关于加强新能源“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保障能源安全的建议
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保障能源安全要推进能源科技创新,重点是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着眼点是更好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目前,我国能源科技创新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还存在明显差距,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材料领域还存在很多“卡脖子”难题,“产学研用”通道不畅通,难以支撑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科研人才队伍不集中,存在制约因素。
建议:政府加大对科技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创新换道超车思路,加速培育自主路线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基础原材料的探矿和开采储备;搭建新能源产业引才平台,落实人才政策,建设结构更加合理的人才队伍。
关于加大对新能源“链主”企业培育,形成并放大新能源标志性产业链辐射效应的建议
新能源涉及产业多,产业链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当前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要加大对“链主”企业培育,发挥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形成并放大新能源标志性产业链辐射效应,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议:
一、围绕“链主”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上下游企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以链式效应带动产业集聚,增强产业集群效应;鼓励“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
二、增强“链主”企业生态辐射能力。建议国家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各地“链主”企业建设智慧产业大脑,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共同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耦合发展。
三、完善“链主”企业体系及要素保障。建议国家扩大“链主”企业群体,持续加大对“链主”企业支持力度,对“链主”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2月28晚间,骆驼股份(601311)公告,公司拟在湖北襄阳高新区内投资建设年产1200万套低压锂电池生产基地和10GWh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拟与襄阳高新区管委会就上述投资项目入驻襄阳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签署《项目进区协议》,项目总投资金额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公司计划在欧洲推出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电动汽车。 欧洲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使用功率密度更高,但成本也更高的NMC(镍、锰和钴)三元锂电池。然而,他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一些车企的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高的电动汽车不断上升的需求,韩国电池制造商正在加快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步伐,与三元锂电池相比,LFP电池价格更低。 根据市场数据跟踪机构EV-volumes的数据,2022年LFP电池占全球市场
图片来源:海螺创业来自海螺创业(00586.HK)的消息显示,2月24日,公司与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管委会、北京德鑫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泉兴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枣庄市新能源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合作协议》,项目规划建设3万吨/年锂电
工信部:2022年全国锂电池产量达750GWh 出口总额3426.5亿
2月23日,工信部官网发布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是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
图片来源:阿根廷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阿根廷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消息显示,近日,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宣布,将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在阿根廷锂矿工业化进程中,预计每年将生产10万辆汽车,直接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2月15日,阿根廷驻华大使牛
图片来源:利信能源2月17日,以“互利互信、携手共赢”为主题的利信能源2023年供应商大会在江苏镇江顺利召开。利信能源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与极氪智能科技、富江新能源、耀能新能源、耀宁新能源等吉利新能源业务板块采购负责人及
2022年中国电动重卡用锂电池装机量8.79GWh 宁德时代份额达80.5%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动重卡的产量为2.5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02.2%,整个重卡行业的电动化率上升到3.79%。EVTank
纯电动客船效果图 图片来源:宁德海事局来自福建省宁德海事局的消息显示,2月16日,在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舶修造现场,宁德海事局源安船检工作室工作人员正在运用与中国船级社等船检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该厂纯电动船建造提出安
于清教: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或超900万辆 锂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
2月15日,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受邀出席中澳未来电池和新能源车论坛(China-Australia Future Battery and New Energy Vehicle Forum)并发表演讲。论坛上,于清教预测,在乐观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
图/天能控股3月3日,电池网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围绕能源革命,计划提交5件建议,内容涉及新型锂离子电池、储能和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能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以及“链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