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在公开演讲时表示,我国从矿石到材料锰系产业链已经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锰下游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普通一次电池、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二次电池等,其中9
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在公开演讲时表示,我国从矿石到材料锰系产业链已经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锰下游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普通一次电池、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二次电池等,其中90%左右的锰矿石被制成锰合金用于炼钢作脱氧剂、脱硫剂及合金添加剂。而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硫酸锰等被作为锰原,广泛应用于碱锰一次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材料、三元材料等。
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锂电池用金属锰总量为16.4万吨。锰基正极电池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材料,确实被认为具有巨大潜力,并且在储能行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锰铁锂产业链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的渗透率提升,可能会促使锰材料在锂电池行业中的使用量增长。
电动汽车之窗注意到,在新型锰基正极材料中,由于兼具磷酸铁锂的安全性和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的优点,高性价比的磷酸锰铁锂电池及材料布局渐热,仅在本月内,就有多家国内外车企、电池厂及材料商纷纷传出新动态:
网传特斯拉将搭载磷酸锰铁锂电池
9月1日,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在中国开启预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有消息称,新型磷酸锰铁锂电池有望搭载在新款Model 3高性能版新车上。
德方纳米磷酸锰铁锂产品即将上车
9月4日,德方纳米(300769)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2023年8月,工信部发布第37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有4款车型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磷酸锰铁锂电池”,磷酸锰铁锂的产业化应用进程开始加速。公司的磷酸锰铁锂产品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通过了部分车企的批量认证,即将上车,进度领先。
此外,德方纳米还提到,公司单万吨磷酸锰铁锂产线的投资额约为2.2亿元-2.5亿元。
三元电池生产商三星SDI首次展示磷酸锰铁锂电池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4日,在今年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一直专注于生产高镍三元电池的三星SDI首次展示了磷酸锰铁锂电池。
目前,三星SDI磷酸锰铁锂电池尚未传出实现量产的消息,不过,在今年8月份,有外媒报道,消息人士称,三星SDI计划在韩国蔚山厂建造一条磷酸铁锂电池产线,这也是韩国首条磷酸铁锂电池产线。
容百科技1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落户湖北仙桃
9月5日,容百科技(688005)与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仙桃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10万吨磷酸锰铁锂及5万吨钠电正极材料产能,项目总投资金额约30亿元,预计在2026年全部建成并投产。
资料显示,容百科技通过策略性并购,磷酸锰铁锂已在国内率先实现大批量稳定出货,有望今年实现上车,2024年将进入大规模生产。
另据容百科技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磷酸锰铁锂销量实现连续三季度增长,预计第三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100%,将配合下游及终端客户开发进度持续加速出货。
一汽红旗研发总院磷酸锰铁锂电芯样件试制完成
9月6日,一汽红旗研发总院宣布,近日,该院成功完成首批高性价比磷酸锰铁锂电芯样件试制,并同步展开后续的测试工作。据悉,自2022年起,该院电池开发部开始研发磷酸锰铁锂电芯技术,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围绕着“材料-体系-结构-电芯”多维度问题,共同攻关磷酸锰铁锂电芯关键技术,实现多项技术创新。
创普斯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开工
9月8日上午,创普斯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高新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其中,在郴州高新区投资的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由创普斯投资96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320亩,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
磷酸锰铁锂布局热,盈利能力与市场需求如何?
日前,容百科技在其战略发布会上分析称,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磷酸锰铁锂材料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生产磷酸锰铁锂材料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该材料在四轮上车的进度较为缓慢,尽管许多厂家都在尝试生产磷酸锰铁锂,但能够月出货稳定在10吨以上的厂家并不多,目前磷酸锰铁锂产品相对而言具有新产品溢价,盈利能力可观。
容百科技提到,磷酸锰铁锂要实现量产需要长期摸索,但是一旦该材料在电池上呈现出较高性价比,将会被快速推广应用到多种车型。当前是磷酸锰铁锂的上车元年,掺混上车进度会更快,预计年底将实现在四轮的商用装车,上车定型后预计将达到10万吨/年的需求量。其表示,随着工艺升级和技术成熟,磷酸锰铁锂及其掺混产品有望在动力电池领域逐渐替代磷酸铁锂和中低镍三元材料。
据东吴证券测算,磷酸锰铁锂正极成本比磷酸铁锂高10%左右,但能量密度提升10-20%,因此理论上电池单Wh成本更低(下降近10%),有望替代动力铁锂和中镍三元,预计率先应用于两轮车和续航700km左右动力车型。
东吴证券分析称,磷酸锰铁锂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5-10%,电池需求近130GWh,对应正极材料需求超20万吨,市场规模近150亿元;2030年渗透率超30%,电池需求超1500GWh,对应正极材料需求超260万吨,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
据吴辉预测,随着近两年锰铁锂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储能行业巨头纷纷加码布局储能端应用,新型锰基正极材料渗透率的提升有望使得锂电池行业用锰量在2021-2035年间增长超过10倍。
13亿元!高登赛6GWh锂电池PACK产业基地项目于新疆开工
图片来源:福海县融媒体中心据福海县融媒体中心消息,9月10日,山东高登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高登赛)6GWh锂电池PACK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新疆阿勒泰福海工业园区举行。消息显示,高登赛6GWh锂电池PACK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是新
图片来源:蜀矿环锂9月6日上午,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蜀矿环锂)发布消息,公司10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一期在四川射洪市锂电产业园正式投产。据悉,该项目是四川首家全流程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分三期实施,项目一期占地139.8
蜂巢能源有效专利达4283项 自主研发正极材料获安徽省专利金奖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发布了《第十届安徽省专利奖评选结果公示》。据公示内容,蜂巢能源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申报的“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发明专利获得“安徽省专利金奖”。据了解,本次蜂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9月4日,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3)在慕尼黑正式开展。宁德时代(300750)携旗下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参展,并在欧洲发布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且可支持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
9月6日午间,科达利(002850)公告,公司与欧洲某知名锂电池生产商签订了《材料买卖供应合同》。本次签订的《材料买卖供应合同》约定科达利向锂电池生产商供应方形锂电池盖板。公告显示,该欧洲某知名锂电池生产商将向科达利购买预计约3.
图片来源: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据“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消息,8月31日,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小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基地及销售总部项目落户江苏南通开发区。据悉,该项目由香港星宇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香港星宇集团)投资建设,公司是一家
总投资100亿元!赣锋锂电20GWh锂电池生产项目于内蒙古开工
图片来源:土左旗融媒体中心视频号据“呼和浩特宣传部”消息,8月28日,内蒙古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内蒙古赣锋)20GWh锂电池生产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敕勒川乳业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举行。据悉,内蒙古赣锋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
图片来源:楚能新能源据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消息,8月28日,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一期投产活动暨新品发布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楚能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举行。资料显示,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
图片来源:比亚迪金砖国家机制成立以来,经贸合作持续巩固发展,推动金砖机制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引擎。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3.6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7%。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2.38万亿元
图片来源:青山实业据青山实业消息,8月18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招商推介会,会上,南海区人民政府与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浦兰钧)签署了广东瑞浦兰钧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瑞浦兰钧)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制造基地二期
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在公开演讲时表示,我国从矿石到材料锰系产业链已经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锰下游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普通一次电池、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二次电池等,其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