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进化历史 展望新十年 动力电池新技术革命潜伏黑暗

2022-10-06 12:21:51      来源:我爱电车网      编辑:葛良宵      人气:

“从锰酸锂到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动力电池行业从未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如今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也在开启新的篇章,未来10年将是固态电池破壁的10年。”对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来说,已经走到尽头的2020年可能是一个节点。10

“从锰酸锂到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动力电池行业从未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如今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也在开启新的篇章,未来10年将是固态电池破壁的10年。”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对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来说,已经走到尽头的2020年可能是一个节点。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背后是对整车核心部件3354动力电池性能的不断向上寻找。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一代正极材料,一代动力电池”,从锰酸锂到磷酸亚铁锂、三元锂,动力电池行业从未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也在开启新的篇章。下一代动力电池正在寻求基础材料的突破。毫无疑问,未来10年将是动力电池发生根本性技术变革的10年。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锂电池是电动化中坚力量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石墨作为负极,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正负电极之间的液体电解质构成锂离子电池。“过去,锂离子电池支撑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论坛上如是说。新能源产业发展至今,几代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中坚力量。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锰酸锂作为“古老”的第一代正极材料,已经逐渐退出汽车的历史舞台。黄介绍,从锰酸锂被首次报道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得益于锰酸锂的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搭载锰酸锂的日产聆风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50万辆。但由于第一代动力电池比能量低,逐渐被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取代。现在,第一代动力电池依然在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上释放着活力。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在黄看来,磷酸铁锂电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将为储能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在长寿命、高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电压低、材料密度低、比能量低的缺点。但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优化电池和电池组及PACK设计,比亚迪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续驶里程可达600公里。今年年初,郭萱高科发布了磷酸铁锂电池芯片,比能量210Wh/kg,2022年目标230Wh/kg。记者了解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63.6GWh和24.4GWh,占总装机容量的38.3%。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目前三元锂电池占据了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三元锂电池因比能量高而受到高端乘用车的青睐。目前头部企业已经在生产销售300Wh/kg三元锂电池,车辆续驶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但是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也使其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而材料和结构的创新也从未停止。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的材料和结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为了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和快充方面找到平衡,业界一直在创新第三代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和结构。中科院院士高指出,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辅以单体材料的改进,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客栈的鲜明特色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材料得到改变后,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可将电压从平均3.4V提升到平均3.7V。据悉,目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性价比最优,单体电池成本已下降至低于0.5元/Wh。在规模扩大之后,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还能够进一步降低。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记者还了解到,在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的同时,要从现有的重量比能量(Wh/kg),进一步考量体积比能量(Wh/L),以满足在有限空间内布置电池的实际需求。“电动汽车发展到今天,对于乘用车和商用车来讲,更重要的不是减重,而是缩小电池体积。”黄学杰表示,行业更应关注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而非比能量密度。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随着材料的改变,动力电池行业也逐渐出现了很多“热词”。针对“无钴”的争议,黄学杰指出,无钴正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磷酸铁锂、镍锰酸锂这类完全无钴的材料,一是说钴含量低于1%。此前,广汽集团也发布公告解释了新亮相的两项动力电池技术。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分别解决“充电速度慢”、“续驶里程短”这两个动力电池应用中的不同“痛点”。其中,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预计年内首次配装现有AION V车型;硅负极电池也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预计年内首次配装现有AION LX车型。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如今,第三代传统液态锂电池也已在动力电池市场应用整整10年,但其热失控、低温衰减等问题却始终未被完全解决,安全与能量密度相互矛盾。2020年,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CTP技术、刀片电池、果冻电池等最新技术陆续发布,动力电池已然进入新的技术变革周期。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将迎固态电池破壁的10年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新一代电池的研究方向,正在从最根本的材料方面做出突破,逐渐过渡到全固态电池。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表示,固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以是纳米硅和石墨的复合负极,正极可以是高电压锰酸锂、也可以是富锂锰基材料或不含锂的正极材料,电解质是固体电解质,比能量可以达到300~450Wh/kg。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据介绍,固态电池带来的革命,将不仅是电解质材料的升级,还涉及动力电池的材料、制造方法及系统结构。电解质材料从有机可燃的液态(电解液)到无机不可燃的固态,不仅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同样还能在钠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结构类似于干电池)等产品中应用。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最近,蔚来汽车发布了150Wh的固态电池,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记者了解到,国内关于固态电池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陈立泉提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自1976年起就开始研究固体电解质材料,并在2016年成立了卫蓝新能源公司,2018年比能量达到300Wh/kg的固态电池进行了样车试验,现在固态电池产品已供给无人机使用。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其实,关于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现在预锂化需要的锂箔和涂固体电解质粉料的隔膜都已实现产业化。日前,宁德时代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一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两种固态电池相关专利。比亚迪也公布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固态锂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离子电池”两项专利。一场关于固态电池的技术和产业化竞争已拉开帷幕。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在陈立泉看来,再下一代动力电池就是远期的锂硫电池或锂空气电池。黄学杰认为,液态的锂硫电池有最高的比能量,未来10年预计也会走向固态化。“未来10年将是固态电池破壁的10年。”黄学杰表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经济性上可以战胜燃油车,比能量500Wh/kg以上的固态电池将走向适用。”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文:赵琼  9Hi电动汽车之窗_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未来


推荐阅读

延伸阅读

  • 梳理进化历史 展望新十年 动力电池新技术革命潜伏黑暗 2022-10-06 12:21

    “从锰酸锂到磷酸亚铁锂和三元锂,动力电池行业从未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如今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也在开启新的篇章,未来10年将是固态电池破壁的10年。”对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来说,已经走到尽头的2020年可能是一个节点。10

热门点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