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而言,中国是第二故乡。” 杨铭(Jan Madeja)先生的这句话,很恰当的说明了中国市场对奔驰品牌的意义,也是这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肯定。
“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而言,中国是第二故乡。”
杨铭(Jan Madeja)先生的这句话,很恰当的说明了中国市场对奔驰品牌的意义,也是这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肯定。同样基于此原因,每一位引领梅赛德斯-奔驰在这片第二故乡的土地上开拓向前的人,更显得愈发重要。
现在,已经来到中国近四年的杨铭,将要把这个重要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位领军者。接替他的不是别人,正是目前在奔驰销售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的段建军先生。对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来说,这次人事任命也同样十分重要。
从中国市场到中国人
3月7日,据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段建军将接任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接替即将完满结束在中国市场近四年的任期并返回德国总部就任新职的杨铭。
这份任命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段建军将成为奔驰品牌历史上首位华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4年前,杨铭从俄罗斯来到中国,开始扛起奔驰在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发展重任。并且,杨铭来到中国,颇有一种临危受命之感。尤其,在销量方面,那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与全球市场同频,一季度之后出现了3%的下滑,让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掌舵人感到了一丝丝压力。
好在,杨铭也不负众望。三年多来,凭借其卓越的领导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及敏锐的商业洞察,杨铭带领团队紧密携手全体经销商伙伴,深入聚焦豪华品牌定位,持续巩固了梅赛德斯-奔驰在豪华汽车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持续推动奔驰在全球市场的强势表现。
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就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范围最大的单一市场,那时奔驰在中国的统帅还是倪凯。这位英国职业经理人,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通,时常在各种开场白中用中文引经据典。
正是由于倪凯对于中国的了解,加快了奔驰面向中国进行本土化发展。2013年,奔驰在国内经销商总数为337家,覆盖城市为150个;而在他的推动下,到了2018年,这一组数据则分别增长到了620家与230个,并连续四年蝉联豪华车市场“经销商满意度第一”。
这也使得奔驰单一品牌在华销量从2013年的21.8万辆,跃升至2018年的65.3万辆,在倪凯在任期间完整的6个年头里,年总体销量增长近3倍。显然,只有了解中国市场,热爱中国市场,尊重中国市场,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同样,杨铭也坚持奔驰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比如,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
正是在杨铭掌舵中国市场之后,奔驰在2019年底发布了品牌百年发展史上的第一款量产纯电动车型EQC,推开了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大门。去年,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汽车阵容(包含纯电车型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年度交付同比增长143%,成为增幅最快的豪华品牌之一。
随着这份重要人事任命的宣布,奔驰中国这艘大船的舰长徽章,将要交到已经效力奔驰品牌整整10年的段建军手上。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而言,也将加速本土化发展进程。
竞争和压力加速本土化进程
毫无疑问,出任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将成为段建军从事汽车行业近30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多年来,段建军曾先后在多个跨国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在销售管理、品牌运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业务板块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拥有深刻行业洞察、卓越的商业智慧和稳健管理风范,是伴随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出色本土人才。
诚然,将奔驰中国的帅印交给段建军,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努力进行中国本土化发展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新势力品牌在电动化方面的推进,以及自主品牌开始向高端领域冲击,让传统豪华品牌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2022年,以上险数据口径计算,国内豪华车零售市场销量为347万辆(含特斯拉),同比下滑2.7%,对比2019年销量增长12.5%,占乘用车整体销量的16.9%。其中,传统燃油豪华品牌新车销量为282万辆,同比下滑7.8%,较2019年同比下滑1.3%。
面对电动化的转型,传统豪华车市场的规模已经出现了萎缩,也让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中国新能源车企身上。为了更好地了解竞争格局,迫使这些豪华品牌开始加快本土化研究,尤其对于这些老牌车企,更是变得更为激进。
段建军身上所固有的,正是那种格外注重品牌与中国文化及潮流进行良好融合的精神。同样,他也在积极推进梅赛德斯-奔驰品牌融入中国本土文化语境,这也让奔驰看到了其独特的领导品质。
另一方面,此次人事任命,也体现了奔驰“越中国、越奔驰”的用人理念。对于将来的规划,梅赛德斯-奔驰将加速中国本土化发展,秉持“在华发展、与华共进”的信念,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如今,作为全球最大以及新能源销量最高的汽车市场,中国的重要性愈发重要。为此,除了将全球产品同步导入之外,梅赛德斯-奔驰将依托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潜力,不断加大对本土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在电力驱动、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这三个中国汽车生态系统非常活跃的领域。
重中之重的,是智能互联领域。为此,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数字化可通过路网互联来减少堵车的情况,从而减少交通运输对于能源的消耗。”
对于这方面的本土化发展,2021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研发技术中心,并且正在迅速储备本土技术人才,不断扩充团队成员。而2022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也正式落地,进一步扩大本土创新布局。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还将与中国本土伙伴加强在供应链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支持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结合市场发展以及销量情况不断强化对于生产的部署。奔驰将不断推动本土创新和研发工作,并提高在华创新生产能力。
当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此次奔驰人事任命之前,诸如宝马、捷豹路虎等都转由中国人出任中国总裁,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开始加速人才本土化,也在逐步用国人的视角去领悟国人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快品牌本土化发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现在,接任者的人选已经尘埃落定。有理由相信,此次任命将会让梅赛德斯-奔驰在华的发展中得以书写新的辉煌篇章,无论是“商责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道,还是努力推动碳中和进程的步伐,都将更具有本土化的性格,也将让奔驰在中国的未来,行稳致远,加速奔驰。
2023年 3月3日-3月5日的济南展会战局在今天已基本落定,金彭蚁客成为了整个展会现场名副其实的经销商渠道“收割机”。几乎每个人都会谈到“蚁客”在展场的盛况:一是震惊作为全新品牌的成长如此迅速,二是欣喜蚁客的出现带动了整个
近日,本田中国发布2023年2月国内的终端汽车销量。2023年2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74142辆,同期比69.9%(同比下降30.1%);2023年1-2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38332辆,同期比54.8%(同比下降45.2%)。
其中,广汽本田
图片来源:中国铁塔近日,中国铁塔上海分公司发布2023年智能锂电池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预计采购12000组100AH智能锂电池(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电池混搭使用的智能锂电池),预算8814万元(含税)。本次集中招标合同有效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份
近日,有媒体拍摄到比亚迪F品牌首款车型的谍照。此前有消息称该车将聚焦越野领域,整体性能上对标奔驰大G,预计售价在30万左右,将在年内发布。外观方面,新车整体外观与仰望U8极为相似,硬朗的设计呈现出越野SUV的风格,有很强的“硬汉”气
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光了一张疑似比亚迪F品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首款车型谍照。据悉,“F品牌”是比亚迪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即是外界口中的“潮牌”,在比亚迪体系内将介于仰望与腾势之间。去年11月,比亚迪首次对外确认了这一新品牌
2022年,受原材料价格疯涨、油价高企、疫情反复且多点爆发以及封控、供应链紧缺和缺电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在重重困难中艰难前行,生产端和销售端都遭受了较大的冲击。 虽然,得益于各省市和国家大力支持汽车产业的政策,购车补贴
2023中国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与会嘉宾参观浙江临海新能源企业
电池百人会-电动汽车之窗2月28日讯(常青 张倩 浙江台州报道)2月28日,由临海市人民政府、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主办,永太科技(002326)独家协办的电池百人会“问道”临海暨2023中国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在浙江
市场概述:进入2023年,发生中国车市的局势震荡并未停止。在合资品牌接连因电动化发展的走形而疯狂找补时,中国车企的铁蹄踏遍了市场的角角落落。除了长城,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大厂,其发展势头之剧烈,不仅令外界看到了中国车企高速赶
“活下去,像个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文章开篇,直接抛出了这样一句稍显突兀的话,出处来自于电影《芙蓉镇》中的一句台词。而此刻,用来形容身处2023年中国车市所有参与者的心境,不知为何显得莫名恰当。
尤其是经历了三年疫情的阵痛,
图/比亚迪2月28日消息,继百万级新能源高端品牌“仰望”发布之后,比亚迪(002594)又一新品牌呼之欲出!电池网获悉,日前,比亚迪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传出最新消息:未来产品矩阵将涵盖跑车、越野、轿跑等多个品类。其中,首款产品将聚焦越野领域
“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而言,中国是第二故乡。” 杨铭(Jan Madeja)先生的这句话,很恰当的说明了中国市场对奔驰品牌的意义,也是这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肯定。